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史正丞)在一封当地时间周二早间发出的内部信中,华尔街大行高盛告知员工:随着该行寻求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以进一步削减各业务成本,年底前将启动新一轮裁员。
据悉,这封宣布启动“OneGS 3.0”战略的内部通知,由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总裁约翰·沃尔德伦和首席财务官丹尼斯·科尔曼联合签署。高管们将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誉为“实现更大增长的新路径”。
他们同时表示,在客户准入、贷款流程、监管报告和供应商管理等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将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的工作”。若要让高盛“充分享受AI技术带来的红利,需要在业务运营的各个环节提速增效”,这“不仅限于技术平台的升级改造”。
在这份信中,高管们也提到:“虽然我们在评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最佳应用领域方面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越来越明显的是,我们的运营效率目标需要体现这些变革性技术带来的收益。”
言下之意,就是要裁员。
据悉,高盛周二明确宣布将在“年底前控制人员数量增长”,并计划“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岗位裁减”。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今年已经将例行的年度裁员从下半年提前至春季,涉及3%-5%的员工。
高盛发言人詹妮弗·祖卡雷利随后补充称,公司预计年底总人数仍将实现净增长。截至9月底,该行员工总数为48,300人,较去年年底增加约1,800 人。
颇具黑色幽默气息的是,高盛分析师们在本周一发布的研报中,就曾警告称“美国经济正在步入无就业增长时代”。近几个月美国非医疗保健行业的就业增长已转为负值,企业管理层正日益聚焦于利用人工智能降低劳动力成本——这种转变可能对长期招聘构成压力。
分析师们表示:“仅在过去几年里,人工智能确实似乎正在损害最直接接触该技术的劳动者(如年轻科技从业者)的就业前景。尽管目前整体影响仍较为有限,但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就业增长已转为负值。”
他们也表示,人工智能经济的真正考验可能要等到下一次经济衰退才会显现。
分析师们以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无就业增长时代”举例,称在当年经济衰退后,得益于技术驱动的生产率提升,美国GDP迅速回升,但由于企业利用经济低迷期削减岗位,总就业人数多年来持续低迷。
他们写道:“对这一现象的主要解释是,企业会利用经济衰退期进行结构性调整,通过裁撤低效部门的员工来实现精简人员。紧随生产力繁荣之后的经济衰退尤其如此,企业已经累积了一定的削减劳动力成本空间,并能在不严重损害生产力的情况下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