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10月15日,深圳新凯来旗下子公司启云方在2025湾区半导体芯片展(下称“湾芯展”)上发布了 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涵盖原理图与PCB设计。
这被视为中国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领域的关键性突破。
启云方是新凯来的7家子公司之一,成立于2023年7月,聚焦于工业软件、IT和安全等产品的研发、销售、实施和服务。界面新闻从启云方了解到,公司现有约1300名员工,其中80%以上为研发人员。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是芯片与电子设计的基础,广泛用于芯片设计、芯片封装以及PCB设计环节中。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EDA长期被视为芯片设计的“卡脖子”环节。IDC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仍高度依赖海外厂商:Siemens占26%、Altium占25%、Cadence占20%、Zuken占16%,国产化率不足5%。
在此背景下,启云方推出的自主可控电子工程EDA产品,补齐了国内半导体及电子工业软件的重要短板,是中国半导体及电子工业软件自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启云方方面介绍,此次推出的电子工程EDA产品,通过打造端到端完全自主可控的电子工程EDA工具链和产业服务,实现了国外软件的全面替代,已在多家企业实现商用,有效帮助企业缩短约40%的全流程设计周期。截至目前,使用启云方EDA软件的硬件人员数量已突破2万人。
启云方电子工程EDA BU总裁袁夷向界面新闻等媒体指出,目前全球约70%的PCB产能集中在中国,高端PCB产能占比更是超过90%。然而,尽管中国在制造环节已具备显著优势,但在设计阶段,尤其是高端设计领域,长期存在明显空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云方研发推出了这一面向高端电子设计的EDA产品,从而补齐半导体和电子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短板。
启云方原理图设计软件。 图源:启云方
具体来看,启云方原理图设计软件采用云化架构,无需依赖传统服务器部署,能够充分利用云端的高性能算力资源,在大型复杂工程中保持更高的计算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依托这一架构,软件实现了多人并行协同设计与远程在线检视功能,可支持多达100名硬件工程师同步绘制同一张原理图,免去繁琐的合图步骤,显著提升设计与问题排查效率。整体开发周期较传统工具缩短约40%,在复杂项目中大幅提高团队协作与交付效率。
相比之下,国外同类软件多采用串行作业模式,工程师需依次提交并合并设计文件;而启云方的并行协同机制,使团队能够实时设计、即时修改、同步验证,实现从“串行”到“并行”的效率提升。
在性能方面,软件支持设计数据同源与历史数据兼容,可处理15万管脚以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满足900页以上图纸的工程需求,并能在分钟级生成15万管脚级网表。在行业对比测试中,启云方原理图设计软件的整体性能高于行业标杆30%。此外,系统还具备智能辅助设计功能,可自动进行高阶与降额审查,在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一版成功率提升30%。
启云方PCB设计软件。 图源:启云方
在PCB设计软件方面,启云方在性能、协同、智能辅助和架构四大方向上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显著提升了整体设计生产力。据了解,软件支持15万管脚以上的超大规模单板设计,兼容刚性、柔性及刚柔结合板,并支持高密度互连(HDI)板设计,其高频操作性能较行业标杆产品提升约30%。
在协同设计上,系统实现了PCB与原理图的自动关联,可支持多达20名工程师同时开展并行作业。在传统模式下,项目需被拆分为20个独立模块,由工程师依次完成设计;而使用启云方软件后,工程师可在同一平台上同步协同、实时修改、即时验证,将设计流程从“串行”变为“并行”,大幅缩短整体开发周期。
此外,系统具备自动规则审查,可在设计阶段自动识别并修正规则冲突与潜在缺陷,确保PCB板在制造及使用环节中不再暴露设计问题。
袁夷进一步解释,EDA工具的应用可分为两个阶段:芯片设计阶段与电子系统设计阶段。前者聚焦于芯片电路本身的设计,后者则将芯片装载到PCB电路板上,与电容、电阻、电感等元器件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子产品。
在过去,如果缺乏高质量的EDA软件,产品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往往要在制造环节才能暴露。例如,在PCB加工时才发现元器件短路,甚至导致整块电路板烧毁。这种“后端发现、前端返工”的模式,不仅拉长了研发周期,也显著增加了制造成本。
而启云方EDA软件的核心价值之一,正是在于将设计规则前置、制造风险前移。通过在软件系统中固化设计规范与自动审查机制,工作人员能够在设计阶段就提前识别并修正可能的隐患,实现对制造过程的预防性控制。
企业反馈显示,采用启云方软件后,产品在制造端的一版成功率提升约30%,显著缩短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研发与验证周期。
除了软件本身,启云方还同步构建了产品生态。其EDA工具链兼容多款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中间件,适配众多生态软件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启云方的母公司——新凯来,其前身为华为2012实验室星光工程部,该部门曾负责华为精密装备的设计与开发,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工程专家。2022年,团队正式独立成立新凯来,继续深耕半导体装备与核心工业软件领域。
今年3月,新凯来在SEMICON China 2025上发布了5款工艺设备新品,包括外延沉积设备EPI(峨眉山)、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阿里山)、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普陀山)、刻蚀设备ETCH(武夷山)、薄膜沉积设备CVD(长白山),覆盖工艺装备与量检测装备两大系列,引起业内轰动。
今年9月4日,在第13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上,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深圳半导体设备公司新凯来目前在手订单已经超过百亿,客户包括深圳鹏芯微、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晶圆厂。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启云方EDA产品的发布,新凯来正逐步形成“设备+软件”双引擎格局,在半导体关键技术自主化进程中加速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