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有前途吗?什么事只要跟互联网沾边,关注度立马飙升。如今找代理人买保险的传统模式,已经在悄然改变。互联网保险在未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际遇了?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成为拉动中国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互联网保险经营主体不断扩容,互联网保险的客户数及社会关注度也在显著提升。畅想未来,本文展望了互联网保险的九大发展趋势。
2011—2015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从32亿元增长至2223亿元,互联网渠道保费规模提升了69倍,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1.7%增长至9.3%,互联网保险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互联网保险经营主体不断扩容。2011—2015年上半年国内保险业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99家。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一大批非保险企业“跨界”“搅局”,专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陆续成立。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联合中国平安布局互联网保险市场;百度、高瓴资本、安联保险三方联合成立了百安保险;泰康在线、易安财险、安心财险等互联网保险公司陆续成立。
互联网保险的客户数及社会关注度也在显著提升。众安保险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公司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3.69亿,累计服务保单件数超过36.31亿。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也开始青睐互联网保险企业,2015年互联网保险投资总额同比增长了58倍,其中,仅众安保险一家企业就获得了9.34亿美元的大额融资。
1、保险产品创新空间、保险市场范围将不断扩大
互联网快速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也在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引导和创造客户需求、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保险意识方面蕴藏巨大潜力。保险公司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能够对消费者行为数据、消费习惯、支付偏好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这为精准营销、精准定价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制定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保险产品提供了数据基础。2010年,华泰保险与淘宝合作在“天猫”交易线中“嵌入式”运营“退货运费险”,并根据出险率进行保险定价。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网络交易而设计的创新险种,也是首个实现保险产品动态定价的创新产品。未来,类似“退货运费险”这类保障消费者互联网消费、支付行为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将大量涌现。
同时,互联网伴生的移动终端和大数据优势将持续拓展保险市场范围。消费者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购买和支付,网络消费、网络支付等网络行为中蕴含的风险能够派生出新的保险需求,为保险行业开辟出新市场;并且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保险公司能不断提升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能力,可以将以前无法或难以有效管理的风险纳入保险公司能力范围。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化发展,保险市场还将出现大量的细分领域,保险公司能够借助移动互联发展和大数据技术优势,在实现对原有消费者资源的深入挖掘的同时,也覆盖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消费者,提供传统上规模不经济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占领广阔的“蓝海”市场,进而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资源和行为数据,形成发展良性循环。
2、互联网保险进一步场景化,更多碎片化的保险需求将得到满足
互联网不断普及和发展的伴生产物就是高频化、碎片化的各类需求,而场景化则是挖掘、满足这些需求的有效途径。线下场景产生的保险需求催生了传统保险产品的发展,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很多线下场景逐渐迁移到线上,线上场景的出现为互联网保险产品异军突起提供了契机。
未来,保险公司将会更多地基于互联网生态圈的高频化、碎片化风险需求,开发出可以嵌入互联网生态圈中某一个环节和应用场景(或者多个环节和应用场景)的“碎片化”创新产品,实现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和营销的突破,将互联网保险产品“无缝式”嵌入互联网消费的购买、支付、物流等各个环节,从而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以较低成本满足消费者的高频化、碎片化的保险需求。如对持有保险牌照的电商平台而言,不论是采用与传统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还是自行开发的方式,可以向电商平台上下游合作方提供关于满足其产品开发、支付、物流等方面保险需求的保险产品;可以针对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设计个性化保险产品,在消费者支付时进行推送;亦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支付习惯以及其他关联性资料,预判消费者潜在的保险需求,通过邮件、短信、网站弹窗等方式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