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余婷婷
由荷兰政府一手挑起的安世半导体“风波”,正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一轮“芯荒”。
11月4日,Stellantis集团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该集团继续积极关注安世半导体的相关事态并将制定缓解策略,以尽可能地减少其对业务的潜在干扰。
日前,有消息称,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紧急寻求中国对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出口限制豁免,希望通过政治解决方案,化解这一贸易僵局。

图片来源:商务部官网
11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表示,中方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于11月1日宣布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进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荷方继续一意孤行,且无解决问题实际行动,这必将加深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良影响。这是中方和全球业界不愿看到的。
事实上,此次安世半导体的供应中断,正在全球汽车产业引发“连锁反应”,世界各地的车企纷纷计划缩减产量。
在10月29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日产汽车首席绩效官兼AMIEO区管理委员会主席Guillaume Cartier表示,日产的芯片供应库存能够维持到11月的第一周。“芯片供应短缺是个大问题。”Guillaume Cartier表示,日产已掌握此次争端对其主要供应商的短期影响,但尚未评估供应链下游所受影响的严重程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据媒体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发布警示,称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收到通知,安世半导体可能无法保证芯片交付,这可能对全球汽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田汽车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受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影响,本田已开始调整北美地区、墨西哥地区多家工厂的汽车生产计划。其位于墨西哥中部塞拉亚的汽车工厂已于10月28日停产,尚未有明确恢复生产的时间,也未披露受到影响的汽车数量。而本田位于加拿大的汽车装配厂已因缺芯影响减产。
针对多个地区工厂临时停产的情况,本田方面回应称,某些业务供应的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导体,公司正在尽一切可能将芯片短缺的影响降至最低,且正在重新评估供应链状况,包括通过战略性调整谨慎管理现有组件库存,也不排除寻找替代组件,但是技术验证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延迟更换。
作为全球最大车企的丰田汽车虽对外表示,目前安世半导体出口受阻对其生产的影响有限,但也强调这仍是一项风险。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也向投资者坦言,芯片供应限制“有可能影响生产”。
眼下,安世半导体纷争已经冲击到了全球汽车产业链。公开消息显示,今年10月,16家欧洲车企已因“安世风波”联名发出“停工在即”的警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对外表示,目前欧洲车企正依赖日益减少的库存维持工厂运转。此外,美国汽车行业组织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亦表达了类似担忧。
除汽车企业受影响之外,博世、采埃孚(ZF)、大陆集团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也因安世半导体“风波”开始寻求解决之法。据悉,博世已准备在德国萨尔茨吉特工厂实施临时解雇,采埃孚(ZF)则正准备在个别厂区采取短时工作制。采埃孚(ZF)方面对外透露,其正在与中国有关部门合作,以确保芯片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