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17日讯(记者 黄心怡)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起诉国内AI初创公司MiniMax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已由美国加州中区法院受理。
MiniMax生成式AI应用海螺AI被指未经授权使用原告旗下蜘蛛侠、达斯・维达、怪物史莱克等经典角色,用户输入提示即可生成带品牌标识的图片视频,还以此向美国客户推广。
对此,目前MiniMax暂未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等此前还起诉了AI初创公司Midjourney。
其中,华纳兄弟指控该公司允许用户未经许可生成超人、蝙蝠侠和兔八哥等角色的图像和视频。而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则指控Midjourney复制并使用了其版权作品,来训练和开发Midjourney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工具。
目前,全球类似诉讼已有数十起,被告包括Anthropic和Meta,还包括谷歌、OpenAI、微软等;而原告阵营则从独立艺术家、作家到Getty图库、《纽约时报》等大型机构。
MiniMax也曾被爱奇艺提起诉讼,指控未经授权使用了爱奇艺享有版权的素材,进行模型训练,导致生成的内容构成了对爱奇艺版权的侵犯。爱奇艺方面要求MiniMax立即停止这一侵权行为,并索赔约10万元人民币。
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熊定中律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国内几个案子中已经确认未经许可生成构成侵权,不过针对训练数据未经授权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2月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就某AI平台向公众提供的AI服务中生成的图片涉嫌侵犯奥特曼的著作权做出判决,认为AI平台在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过程中侵犯了原告对案涉奥特曼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和改编权,并应承担相关民事责任。
但在训练数据方面,美国联邦法院今年做出了两项裁决,Meta与Anthropic两家AI企业在版权诉讼中双双胜诉,法官认定其使用书籍训练AI模型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谈及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的诉讼影响,熊定中认为,这对AI大模型在为公众提供生成物方面会带来一些限制和约束,至少在生成物上会做一定程度的权利识别。但具体如何做,可能还要看技术发展水平和大模型公司的商业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