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型的售价不同,有5、6、7座三个版本,用来满足不同需求。”11月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日,何小鹏在小鹏科技日(2025 AI DAY)上宣布,2026年,小鹏汽车将推出3款Robotaxi车型,预计在广州等地开启试运营。据何小鹏介绍,小鹏汽车的Robotaxi将搭载4颗图灵AI芯片,具备3000TOPS有效算力,并面向L4级智驾设计,在算力、转向、感知等多方面采用两套硬件互为备份,不依赖高精地图,可实现规模量产。
“不追求自己全运营Robotaxi”
“小鹏Robotaxi采用前装量产方案,而非行业常见的后装改造路径。”何小鹏介绍道,“小鹏Robotaxi将搭载车外交互功能,在前挡风玻璃处可以看到汽车的行为比如左右转、寻找车位等,让路人也能直观了解车辆状态。”
此外,何小鹏还宣布,小鹏的Robotaxi将开放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与全球伙伴共建Robotaxi生态,而高德成为其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未来双方将共同面向全球提供Robotaxi服务。谈及为何与高德进行合作时,何小鹏告诉记者:“小鹏跟很多公司不太一样,我们不追求自己的全运营。我们的Robotaxi相当于工具箱,我把SDK接口开放出来给合作伙伴,他们拿着工具箱去做本地运营,这样的策略也符合两家公司的战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磊 摄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整套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搭载到家用车型上,并计划推出个人使用的Robo车型。“未来的汽车将会保持‘共享+私享’两种模式,一辆车可以共享给所有人,另一辆车私享给家庭。”何小鹏告诉记者,这是其计划推出Robo车型的重要原因。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未来的车型将分为三个版本:拥有L4级软件能力、L2级智驾能力的Max版车型,具备L2级硬件并符合相关法规的Ultra版车型,以及和Robotaxi同源、具备3000TOPS有效算力、拥有两套硬件系统安全冗余以智驾模式的Robo车型。
何小鹏表示,同时打造小鹏汽车的常规产品以及Robotaxi、Robo车型可以分担BOM成本(Bill of Materials Cost,物料清单成本)及研发费用,“这是小鹏汽车与其他公司相比具有的天然优势”。
据悉,上述两类车型的自动驾驶能力都基于VLA模型。11月5日,小鹏汽车还发布了第二代VLA模型。在模型中,小鹏汽车去掉了“语言转译”环节,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
“在模型训练层面,小鹏第二代VLA可以直接利用海量的真实驾驶视频进行训练,无需任何人工数据标注。基于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小鹏第二代VLA可推演未来决策场景,并且能基于此生成更真实的长尾场景进行对抗训练,从而大幅提升应对长尾问题的能力。”何小鹏表示。
此外,何小鹏还宣布,小鹏第二代VLA模型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而大众汽车成为该模型的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小鹏图灵AI芯片已获得大众汽车定点。“除大众之外,其他车厂和供应商也就此事与小鹏进行了商讨。”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第二代VLA模型不仅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还可搭载在飞行汽车和机器人上。11月5日,小鹏汽车方面也展示了“汇天A868”飞行汽车及小鹏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其中,飞行汽车的设计目标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设计巡航速度超过360公里/小时。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何小鹏表示,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将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并搭载3颗图灵AI芯片。同时,小鹏将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小鹏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何小鹏说。
相比于汽车,何小鹏认为,机器人和飞行汽车或具有更大市场。“汽车现在全球是10万亿美金的市场,一年生产9000万辆车,但机器人会是20万亿美金的市场。”何小鹏告诉记者,“小鹏汽车明年计划真正量产飞行汽车,它的成长速度一定高过汽车,未来市场份额也将高过汽车。”
